Veo 3 對決 Kling 2.1:我花了 500 美元測試兩者,這是你需要知道的
最後更新: 2025-11-22 00:18:10

簡短版本
聽著,我不會讓你讀 5,000 字才能得到答案。在燒光了兩個平台的點數,並測試了從產品動畫到科幻動作場景的所有內容後,這裡才是真正重要的:
當你需要以下內容時,Veo 3 絕對是完勝:
- 內建音訊(對話、音效、音樂——應有盡有)
- 根據詳細提示詞生成的複雜文生影
- 那種適合客戶工作的精緻、專業質感
- 準確的文字渲染(標誌、招牌等)
Kling 2.1 是你最好的選擇,如果為了:
- 讓靜態圖片動起來(這才是它真正發光的地方)
- 製作大量內容而不會破產
- 快速的周轉時間——我們說的是 2-3 分鐘,而 Veo 需要 15 分鐘以上
- 適合各種社群平台的長寬比
我實際上怎麼做: 兩者都用。Kling 用於我 70% 的內容(社群媒體、測試想法、圖片動畫),Veo 3 用於那 30% 需要讓人驚豔的內容(廣告活動發布、客戶演示、任何有說話的內容)。
想知道哪一個適合**你**的情況嗎?讓我帶你看看我學到了什麼。
為什麼我們測試 Veo 3 VS Kling 2.1
我經營一家內容代理商,當 Veo 3 在五月發布時,每個人都為之瘋狂。「Google 現在做影片了!」然後 Kling 2.1 大約一週後發布,突然間我們有了選擇。
但這是有個沒人談論的重點:價格差異絕對是離譜的。我說的是在某些情況下達到 20 倍。在 Veo 上花費我 1 美元的影片,在 Kling 上只要 0.05 美元。這不是誤差範圍——這是「我甚至應該考慮 Veo 嗎」的程度。
所以我做了任何理智的人都會做的事:我花了太多的錢,用我實際創作的每一種內容類型來測試這兩個平台。產品影片。用於社群的文生影。圖片動畫。甚至嘗試製作了一個假電影預告片(在兩者上都很糟糕,但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個比較不是基於任何一家公司精挑細選的行銷影片。它是基於真實的測試、真實的失敗和真實花費的金錢。有些測試很棒。有些是災難。我會展示這兩者。
你會學到什麼:
- 跨越 8 種不同場景的詳細測試(附上我使用的實際提示詞)
- 真實成本細目,包括沒人提到的隱藏內容
- 每個工具實際上有意義的時機(劇透:這取決於你在做什麼)
- 我犯的錯誤,這樣你就不必再犯
在我們深入探討之前還有一件事:我與這兩家公司都沒有關聯。沒有贊助,沒有聯盟連結,沒有廢話。只是一個需要為自己的業務弄清楚這一點並希望為你節省試錯時間的人。
快速比較表
在我們進入細節之前,先來看看整體概況:
| 比較項目 | Veo 3 | Kling 2.1 | 我的評價 |
| 最佳解析度 | 4K(有時),通常為 1080p | 1080p | Veo 略勝一籌 |
| 影片長度 | 最長 8 秒 | 5 至 10 秒 | 大致相同 |
| 內建音效 | 有。對話、音效、音樂 | 沒有,你得靠自己 | Veo 在此大獲全勝 |
| 文字轉影片 | 極佳 | 相當好 | Veo 更能理解複雜的提示詞 |
| 圖片轉影片 | 尚可 | 傑出 | Kling 在此完勝 Veo |
| 生成所需時間 | 5 至 15 分鐘以上(帶本書看吧) | 2 至 3 分鐘 | Kling 快多了 |
| 費用 | 每 8 秒影片約 1 美元 | 標準版約 0.07 美元/秒 | Kling 便宜 10 到 20 倍 |
| 不同的長寬比 | 受限(16:9, 9:16) | 應有盡有(16:9, 9:16, 1:1 等) | Kling 更具彈性 |
| 遵循提示詞的能力 | 優秀 | 良好 | Veo 更常正確處理細節 |
| 易學程度 | 非常容易(如果你使用 Gemini) | 中等(介面部分為中文) | Veo 起步較簡單 |
了解你將得到什麼
Veo 3:昂貴但有音效的選擇

Veo 3 是 Google 的 AI 影片模型。你可以透過 Gemini(AI 聊天機器人)或這個叫做 Flow 的東西來使用它,老實說 Flow 的介面很糟糕,但我們稍後再談。
Veo 的重點是什麼?音效。它會自動生成聲音。不只是背景音樂,如果你要求的話還有實際的對話,與螢幕畫面相符的音效,以及合理的環境音。這非常重要,因為替 AI 生成的影片加上好的音效通常要花很多時間。
優點:
- 從詳細的文字描述製作影片(我有一次給了它三段提示詞,它完美達成)
- 理解電影術語(「運鏡(tracking shot)」、「變焦(rack focus)」這類術語)
- 保持畫面之間的一致性
- 保持清晰可讀的文字(非常適合 Logo 動畫或標題卡)
缺點:
- 價格 每月 249 美元訂閱費,或每 8 秒片段約 1 美元
- 速度 我曾在尖峰時段等了一個影片 17 分鐘
- 你需要 Gemini Pro/Ultra 才能真正使用它
- Flow 的介面讓我想把電腦扔了
- 圖片轉影片效果不佳(Kling 好太多了)

誰該使用它:如果你正在製作主打內容——大型廣告活動發布、客戶提案、那些一開始就需要看起來和聽起來都很專業的內容——Veo 很合理。光是音效就能省下數小時的工作。
我將其用於客戶交付成果,因為我可以收取足夠的費用來支付成本,以及用於我們代理商自己的行銷內容,因為我們需要那種精緻感。
關於定價的真心話:每月 249 美元聽起來很殘酷,但如果你每個月只為客戶製作 5 到 10 部影片,那是划算的。我根據複雜程度向客戶收取每部影片 200 到 500 美元的費用。一部客戶影片就能支付訂閱費。
但如果你是製作每日社群內容呢?除非你的變現能力很強,否則可能不值得。
Kling 2.1:真正好用的平價選擇

Kling 來自快手(Kuaishou),一家中國科技公司(就是製作那個 TikTok 競爭對手的人)。它有三個版本:標準版(Standard,720p)、專業版(Professional,1080p)和傳世版(Master,1080p 並帶有額外修飾)。
Kling 的獨特之處在於圖生影片功能。如果你有一張靜態圖片——產品照片、AI 生成的插圖,無論是什麼——並且你想讓它動起來,Kling 絕對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工具。不是「在這個價位還不錯」,而是真正的最強。
它的優點:
- 能將靜態圖像轉化為自然移動的畫面
- 基礎版費用為每月 $9,而 Veo 則為 $249
- 速度——通常每段影片 2-3 分鐘
- 你可以生成直式影片、方形影片、橫式影片——非常靈活
- 逼真的動態和物理效果(物體的移動方式符合常理)
不足之處:
- 沒有自動音效(你必須自己添加或使用其他工具)
- 文生影片效果不錯,但不如 Veo 精緻
- 有時它就是……忽略你的提示詞(稍後詳述)
- 介面部分是中文的,起初會讓人困惑
- 品質可能不穩定——用相似的提示詞,我曾得到過極好的結果,也曾得到過糟糕的結果

誰該使用它: 製作大量內容的社交媒體創作者。需要讓產品照片動起來的電子商務人員。任何預算有限且習慣在後期製作中添加音效的人。需要產量高於超高品質的獨立創作者。
我大概有 70% 的內容都使用 Kling,包括社交媒體貼文、概念測試,以及任何「足夠好」就真的已經足夠的情況。
關於定價的真心話: 每月 $9 的標準版(Standard)就其提供的功能而言,簡直是超值。沒錯,它是 720p,但在 Instagram 壓縮後,沒人能看出區別。如果你定期發布內容,專業版(Professional,每月 $25)是最理想的選擇。
大師版(Master,每月 $65)價格較高,老實說,在這個價位上,Veo 開始顯得有競爭力,因為它包含了音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pNJ-SmU1A
正面交鋒測試:實際發生了什麼
好了,來點真格的。我在不同的場景下測試了這兩個平台,使用的是我實際會在客戶工作或我們自己的內容中使用的提示詞。這些不是精挑細選的成功案例——我將向你展示什麼有效,什麼無效,以及什麼讓我感到驚訝。
測試 1:複雜的文生影片場景
這是我的「看看你能否處理複雜任務」的測試。
提示詞:
一位身穿黃色防護服的女科學家的電影質感鏡頭,被刺眼的實驗室螢光燈照亮。鏡頭緩慢推進到她的臉部,強調她眉頭緊鎖的擔憂。她專注地凝視著顯微鏡,戴著手套的雙手小心翼翼地調節焦距。淺景深聚焦於她眼中的恐懼。4K,逼真的燈光。
Veo 3:
點擊生成。去泡了杯咖啡。六分鐘後回來……好吧,我印象深刻。4K 畫質確實很好——比如,我能看到防護服上的每一根線。面部表情細膩且真實,不是那種怪異的 AI 恐怖谷效果。
但真正打動我的是:音效。我在提示詞中幾乎沒提(只提了「實驗室燈光」),但它生成了完美的實驗室環境音。低沉的嗡嗡聲,偶爾傳來的設備嗶嗶聲。讓整件事感覺非常真實。
缺點呢?我不得不重新生成一次,因為第一次嘗試時她的手動作很奇怪。當你在反覆構思時,那六分鐘的等待很快就會讓人厭煩。
總時間(包括一次失敗的嘗試):約 15 分鐘
成本:$2
Kling 2.1 Master:
大約 4 分鐘生成完畢。影片看起來很棒——電影質感,優秀的調色,那個變焦效果實際上比 Veo 的更具戲劇性。但是無聲。完全無聲。
就品質而言,它接近 Veo。細節不如 Veo 清晰(1080p 對比 4K),但對大多數用途來說已經足夠了。動作感覺自然,燈光很有氛圍感,符合我的要求。
總時間:4 分鐘
成本:$0.17
我學到了什麼:
如果是交給期望高品質的客戶,我會用 Veo。音效讓它感覺完整,而且在更大的螢幕上能看出更高的畫質。
但如果我是為了社交媒體測試或向團隊展示概念?我會毫不猶豫選 Kling。速度快五倍,90% 的品質,而且用一個 Veo 片段的價格我可以製作 12 個版本。測試 2:圖生影片(這才是重頭戲)
這個測試對我很重要,因為我們做很多產品相關的工作。客戶發給我們一張專業的產品照片,我們將其製作成動畫。
設定: 我使用了一張背景乾淨的手錶產品照片。希望它能像在產品頁面上看到的那樣平滑旋轉。
提示詞:
手錶緩慢旋轉 360 度,鏡頭圍繞產品平滑軌道運行。柔和的攝影棚燈光突顯金屬細節並營造出微妙的反射。專業產品攝影風格。
Veo 3(透過 Flow,因為 Gemini 常規版沒有圖生影片功能):
好吧,這裡我開始看到 Veo 的局限性了。旋轉……還可以。不算壞,但你能看出它在保持手錶細節一致性方面很吃力。有些幀看起來清晰,有些看起來模糊。反射效果不一致。
而且,Flow 的圖生影片模式沒有音效。還有 Flow 的介面——唉。它會自動添加無法移除的字幕。誰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總時間:約 7 分鐘
成本:$1
結果:可用,但不算好
Kling 2.1 Professional:
這就是 Kling 完全碾壓 Veo 的地方。旋轉平滑且自然。手錶細節全程保持清晰。燈光保持一致。看起來就像真的有人在轉盤上拍攝了產品一樣。
我用不同的產品做了三次這個測試,Kling 每次都贏了。不是險勝——是清晰、明顯的勝利。
總時間:3 分鐘
成本:$0.10
結果: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我學到了什麼:
如果你在做圖生影片的工作——產品動畫、讓插圖動起來、讓 AI 生成的藝術作品動起來——直接用 Kling。在這種用例下甚至不需要考慮 Veo。Kling 的 3D 時空注意力機制(Spatiotemporal attention,也就是「非常擅長理解物體應該如何移動」的花哨說法)明顯更好。
僅此一項測試就改變了我使用這兩種工具的方式。現在我甚至不在 Veo 上嘗試圖生影片。測試 3:文字渲染(因為 Logo 很重要)
有個客戶問我們能否將他們的 Logo 製作成影片片頭動畫。這意味著我需要清晰可辨的文字,而這正是 AI 影片模型出了名難以處理的。
提示詞:
一個可愛的機器人,金屬胸板上清晰地寫著「EMERGE」字樣,向鏡頭走來,用數位臉部顯示器微笑,緩慢揮手後飛走。文字必須全程保持清晰可讀。
Veo 3:
這是 Veo 真正的強項之一。「EMERGE」這個詞全程保持清晰可讀。即使機器人移動且鏡頭角度改變,文字依然保持完整。老實說我很驚訝——我見過其他 AI 工具把文字完全搞砸。
結果:文字保持清晰。勝出。
Kling 2.1 Master:
結果好壞參半。當機器人位於正前方時,文字看起來很棒。但當我做第二次測試,讓機器人處於一個較複雜場景的背景中時,文字變成了亂碼。典型的 AI 文字問題。
Kling 在這方面肯定有所改進(1.6 版本更差),但仍然不如 Veo 可靠。
結果:當文字是焦點時有效。當文字不是焦點時失敗。
我學到了什麼:
對於任何涉及 Logo、品牌名稱或必須可讀的文字的內容,請使用 Veo。對於其他一切,Kling 就足夠了。
如果文字準確性對你的專案至關重要,這就是多花錢有意義的地方之一。測試 4:情感場景(測試面部表情)
想看看兩者如何處理微妙的人類情感。這對於任何類型的敘事或品牌內容都很重要。
提示詞:
一名女子帶著深沉的悲傷走向河邊的特寫。她從水中取出一個毫無生氣的小型機器人,輕輕地抱在懷裡,淚水從臉上滑落。情感豐富,電影級布光,淺景深。Veo 3:面部表演真的很好。眼神中流露出微妙的悲傷,逼真的流淚效果(沒有過度誇張)。動作看起來很自然——她彎下腰,伸手去拿機器人,然後慢慢把它拉起來。一切都很流暢。但讓這一切變得與眾不同的是:音頻。水聲。溫柔、憂傷的氛圍音。它將整部影片從「技術上令人印象深刻」提升到了「引起情感共鳴」。總時間: 8 分鐘成本: $1情感影響: 高,因為有音效Kling 2.1 Master:動作實際上非常出色——甚至可能比 Veo 略好。從水中取出物體的物理效果,她雙手移動的方式,非常逼真。面部表情也很強烈。但在靜音狀態下觀看感覺不完整。就像看一部關掉聲音的電影。技術上很好,但情感上平淡。總時間: 6 分鐘成本: $0.20情感影響: 低,因為沒有音效我學到了什麼:對於情感至關重要的敘事內容——品牌故事、見證分享,任何試圖讓人們產生感覺的內容——音頻是關鍵。Veo 的整合音頻不僅僅是方便;它實際上改變了影片在情感上的傳達效果。我可以在後期製作中為 Kling 版本添加音頻嗎?當然可以。這是否需要花 20 分鐘來尋找合適的軌道、同步並進行混音?也是的。有時候花 $0.80 買你的時間是值得的。測試 5: 動態動作(因為何不試試瘋狂點的呢)
這是我的「看看會出什麼錯」的測試。
提示詞:
動態跟蹤鏡頭:一名身穿紅裙的女子在夜晚霓虹閃爍的紐約街道上絕望地奔跑。在她身後,一隻長著鉻金屬腿的巨大機械蜘蛛衝破城市景觀。快節奏,電影級動作,動態模糊,戲劇性布光。Veo 3:生成了一個看起來真的很酷的動作場景。有動態模糊,霓虹燈反射效果很好,戲劇性布光也很到位。音頻(腳步聲、撞擊聲、遠處的城市噪音)增加了緊張感。但是——這一點很重要——在我第一次生成時,那個女人是跑向蜘蛛,而不是逃離它。這……不是我要求的。第二次生成修復了這個問題,但那又花了 10 分鐘和一美元。包括一次重做的總時間: 18 分鐘成本: $2成功率: 50% (2 次中成功 1 次)Kling 2.1 Master:方向完全正確——女子像她應該的那樣逃離蜘蛛。動作流暢,物理效果看起來是對的。生成速度更快,只試了一次就成功了。但顯然是無聲的,這對於動作場景來說很慘烈。這需要引擎聲、撞擊聲、尖叫聲——所有的混亂聲響。總時間: 7 分鐘成本: $0.20成功率: 100% (1 次嘗試即成功)我學到了什麼:有趣的是,Kling 在這裡更準確地遵循了提示詞。Veo 有時會以你未要求的方式對你的指令進行「創意發揮」。與此同時,Kling 對動作物理的關注確實展現了出來——動作看起來更可信。但對於動作內容來說,你真的需要音頻。所以我可能會用 Kling 來生成畫面,然後花時間在音頻後期製作上。等我做完時,總時間可能與 Veo 差不多。真正的成本(不只是你想的那樣)

大家都只看單部影片的價格,但那不是全部的故事。讓我來詳細分析你實際支付的成本。
直接成本
以下是在不同使用量下生成影片的實際成本:
輕度使用 (10 部影片/月):
- Veo 3: $249 訂閱費 + $10 額外點數 = $259
- Kling Standard: 總計 $5.60
- Kling Master: 總計 $16.80
中度使用 (50 部影片/月):
- Veo 3: $249 訂閱費 + $50 = $299
- Kling Standard: 總計 $28
- Kling Master: 總計 $84
重度使用 (100 部影片/月):
- Veo 3: $249 訂閱費 + $100 = $349
- Kling Standard: 總計 $56
- Kling Master: 總計 $168
但等等,還有更多隱藏成本。
沒人談論的事: 時間成本
Veo 3:
- 生成: 每部影片 5 15 分鐘
- 生成失敗: 我大約有 15% 的失敗率需要重新生成
- 介面摩擦: 流程笨重,增加時間
對於這 10 部影片,我大約花了 2 小時僅僅在等待生成。
Kling:
- 生成: 每部影片 2 3 分鐘
- 生成失敗: 失敗率較高(約 25%),但重試較快
- 音頻工作: 如果你需要聲音,每部影片增加 5 10 分鐘
對於同樣的 10 部影片,生成可能只花了 45 分鐘,但音頻又增加了 1 2 小時。
包含時間的真實成本:
- Veo: $259 + 2 小時
- Kling: $5.60 + 2.5 小時
如果你的時間價值是 $50/小時(對於專業人士來說很合理),Veo 在含音頻的成品影片總成本上實際上更划算。如果你不需要音頻,Kling 完勝 Veo。
累積起來的隱藏成本
生成失敗: 兩種工具都有時會產生無法使用的結果。Veo 即使失敗也會收費(雖然你可以因違反政策而獲得退款)。Kling 每次嘗試的費用更便宜,所以失敗的痛感較輕。
我預留了 30% 的額外點數來應對重做。那 $5.60 的 Kling 花費實際上變成了 $7.30。$259 的 Veo 花費則接近 $280。
學習曲線: Kling 花了我大約 3 小時才真正理解。介面部分是中文的,點數系統令人困惑,搞清楚負面提示詞(negative prompts)需要反覆實驗。
Veo 呢?大概 30 分鐘。Gemini 的介面非常簡單。
訂閱鎖定: 使用 Veo,無論你用不用,都要支付 $249。淡季月份?照樣付錢。Kling 的按量付費意味著成本隨使用量增減。
真正有效的成本優化策略
以下是我用來降低成本的方法:
對於 Veo 3:
- 批量處理一切。不要生成一個影片,等待,再生成另一個。排好 5 10 個想法,在離峰時段(EST 清晨似乎最快)一次性運行它們
- 在可用時使用 Veo 3 Fast 模式(成本降低 80%,對於簡單場景質量相似)
- 只用於最終製作。用 Kling 甚至免費工具進行原型製作和測試
- 如果你在代理商工作,共享訂閱(多個團隊成員共用一個帳戶)
對於 Kling:
- 先從 Standard 層級開始測試。只有當你確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時才升級到 Professional/Master
- 使用每日免費點數(66 點數 = 每天約 3 部標準影片)
- 在促銷期間購買點數包(他們定期有促銷活動)
- 批量處理音頻工作。一次性為 10 部影片添加相同的音樂軌道,而不是一次一部
混合策略(我實際的做法)
經過三週的測試,這是合理的能行工作流程:
階段 1: 構思與測試 (Kling Standard)
每部影片成本: ~$0.07/秒
我用 Kling Standard 快速生成 5 10 個變體的想法。這是我的「大膽嘗試」階段。720p 就夠了。為了這個,我只需要看看概念是否行得通。
在這個階段,我正在測試:
- 不同的攝像機角度
- 不同的風格
- 不同的提示詞措辭
- 構圖主體的各種方式
Kling 的速度(2 3 分鐘)意味著我可以測試比 Veo 15 分鐘等待時間多得多的想法。
階段 2: 優化 (Kling Professional/Master)
每部影片成本: ~$0.10 0.21/秒
一旦我知道什麼是有效的,我就升級到更好的質量。Kling Professional (1080p) 通常就足夠了。如果客戶需要額外的精細度,就用 Master。
這是我定稿的地方:
- 確切的時間和節奏
- 最終的攝像機運動
- 對提示詞的任何最後微調
階段 3: 主打內容 (Veo 3)
每部影片成本: ~$1
對於需要音頻和優質質量的影片——客戶演示、活動發布、任何代表品牌的內容——我使用 Veo 3。
此時,我確切知道我想要什麼(因為我在階段 1 2 測試過),所以我不會把 Veo 的生成次數浪費在實驗上。
階段 4: 批量內容 (回到 Kling)
每部影片成本: ~$0.07 0.10/秒
對於其他所有內容、每日社群貼文、互動內容,以及那些不需要完美呈現的素材——我會回頭使用 Kling。在需要時,我會使用 Epidemic Sound(庫存音樂)或 ElevenLabs(配音)等工具來添加音訊。
成本計算
這是我代理商的一個典型月份:
- 5 個 Veo 3 製作的主打影片:$254(訂閱費 + 5 個影片)
- 40 個 Kling Standard 製作的社群影片:$22.40
- 10 個 Kling Pro 製作的產品動畫:$10
- 總計:$286.40
如果我全部使用 Veo 3 製作:$249 + (55 × $1) = $304
如果我全部使用 Kling Master 製作:55 × $2 = $110,但我需要為其中 15 個影片添加音訊(75 分鐘的工作量)
這種混合方法讓我在關鍵之處獲得最佳品質,在需要時獲得產量,並保持合理的成本。
誰該用哪個工具
你應該使用 Veo 3,如果:
你正在創作需要整合音訊的優質內容。為客戶工作的行銷代理商。製作宣傳影片的品牌。需要帶配音的專業解說影片的課程創作者。
你有預算購買優質工具,並且重視「完成產品的時間」勝過成本。你每個月製作 5-20 個影片,而不是 100 個。
你需要文字渲染效果保持一致(標誌、品牌名稱、標題卡)。
你的內容需要在一開始就看起來很精緻,無需後期製作。
實際案例:一家為財富 500 強客戶製作社群廣告的行銷代理商。品質和音訊比成本更重要。Veo 是合理的選擇。
你應該使用 Kling,如果:
你正在為社群媒體創作大量內容。每日 TikTok/Instagram 貼文。每週多個影片。
你主要需要圖生影(產品動畫、讓插圖動起來)。
你不介意另外添加音訊,或者你的內容不需要音訊。
你需要針對不同平台使用不同的長寬比。
預算是一個真正的限制。你無法接受每月 $249 的訂閱費。
你願意花時間學習介面和點數系統。
實際案例:一位電子商務賣家為 Instagram 製作產品照片動畫。產量和成本比音訊更重要。Kling 是合理的選擇。
你應該兩者都用,如果:
你有使用多樣化內容的需求——既需要優質的主打內容,又需要大量的社群內容。
你經營一家內容代理商,服務不同預算的各類客戶。
你可以接受每月約 $300-350 的影片生成工具費用。
你想在整個內容金字塔(頂層為優質內容,底層為大量內容)中最大化投資報酬率 (ROI)。
實際案例:就是我們。服務企業客戶 (Veo) 和拼搏型新創公司 (Kling) 的代理商。
我遇到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問題:「Veo 一直逾時或失敗」
我的經歷:在尖峰時段(如美東時間下午 2-5 點),Veo 生成過程會直接……卡住。有時會卡 20 分鐘以上才顯示失敗。
有效的解決方案:
- 在離峰時段生成(清晨或深夜)
- 使用 Veo 3 Fast 模式(如果可用)(更穩定)
- 簡化複雜的提示詞——將其拆分為多個序列
- 盡可能避免使用 Flow 介面;直接使用 Gemini
問題:「Kling 完全忽略了我的提示詞」
我的經歷:Kling 有時生成的內容與我的要求毫無關係。比如,我要求一個女人走過森林,卻得到一個男人坐在辦公室裡的畫面。
有效的解決方案:
- 積極使用負面提示詞(「no: office, sitting, indoor, man」)
- 簡化語言——避免複雜或模稜兩可的短語
- 嘗試 Professional 或 Master 層級(更好的提示詞依從性)
- 添加參考圖片——即使是文生影
- 有時只需重新生成——Kling 的表現可能不穩定
問題:「我兩個都負擔不起」
實話實說:當我剛開始時,我也覺得這些費用不划算。
我使用過的免費/便宜替代方案:
- Kling 的每日免費點數(66 點 = 每天約 3 個影片)
- Haiper(完全免費,品質還不錯)
- Pexels(圖庫影片,令人驚訝的是開始出現 AI 生成內容)
- RunwayML(他們的好模型很貴,但 Gen 2 比前兩者都便宜)
我的建議:從 Kling 的免費層級開始。每天製作一個影片。了解什麼有效。當你開始從影片內容賺錢時,再升級。
問題:「Veo 的圖生影效果很糟糕」
我的經歷:因為我已經訂閱了 Veo 3,所以我試著用它來製作產品動畫。結果一直都很普通。
解決方案:圖生影就用 Kling。別再掙扎了。Veo 不擅長這個,Kling 擅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你非要用 Veo:
- 使用 Flow(而不是 Gemini)
- 提供超高品質的來源圖片
- 對於圖生影,保持提示詞簡單
- 降低你的期望值(相較於 Kling)
問題:「給 Kling 影片添加音訊太花時間」
我現在的工作流程:
- 先生成所有影片(批次處理)
- 使用 Epidemic Sound 或 Artlist 尋找音樂(兩者都有按情緒分類的資料庫)
- 如果需要配音,使用 ElevenLabs
- 在編輯器中一次將同一首曲目添加到多個影片中
- 每個影片預留 5 分鐘的音訊處理時間
老實說?如果你每個月製作超過 10-15 個影片,Veo 整合音訊所節省的時間可能就值得這個成本。計算一下你的時薪,算算這筆帳。
最終建議
在花費超過 $500 測試這兩個平台後,這是我誠實的看法:
沒有通用的「最佳」選擇。任何告訴你某一個對所有人都絕對比另一個好的人,不是過於簡化就是想推銷東西。
正確的選擇取決於:
- 你正在創作什麼
- 你的創作量有多少
- 你的預算
- 你的時間價值
- 音訊是否重要
如果我今天重新開始,我會怎麼做
第一週:嘗試 Kling 的每日免費點數。一週內每天製作一個影片。看看品質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第二週:如果 Kling 的品質沒問題,購買 $9 的 Standard 訂閱並測試擴大產量。嘗試製作 10-15 個影片。
第三週:如果你遇到了 Kling 的限制(需要更好的品質、需要音訊等),試用 Veo 3 一個月。看看品質的提升對於你的具體用例來說是否物有所值。
第四週:評估哪些影片真的需要 Veo,哪些用 Kling 其實也可以。據此建立你的混合工作流程。
別犯我那昂貴的錯誤:
- 不要還沒測試 Kling 就立刻訂閱 Veo
- 不要嘗試用 Veo 做圖生影(直接用 Kling)
- 不要忽視 Kling 音訊製作的時間成本
- 不要假設對你的特定需求而言越貴就越好
關於這兩個工具的實話
它們都令人印象深刻。兩年前的 AI 影片生成大多是垃圾。現在我們卻在爭論「有音訊的很棒」和「無音訊的很棒」,這真的很瘋狂。
但它們不是魔法。你會遇到失敗。你會感到沮喪。本該有效的提示詞會失效。你會在測試上浪費點數。這是學習曲線的一部分。
好消息?這些工具每個月都在進步。每個月都在變便宜。我們還處於早期階段。
想了解更多細節?
我已經涵蓋了關鍵內容,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
測試提示詞:我保存了所有使用過的提示詞。如果你想嘗試複製我的測試,它們就在我們的部落格上。
影片範例:我無法在這裡嵌入實際生成的影片(兩個平台都有關於分享的奇怪規定),但它們在我們的 YouTube 頻道上。
工具更新:當主要版本發佈時,我會更新此比較。將其加入書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以獲取更新。
有問題嗎?請在評論中留言。我真的會看,並且會根據我的經驗盡力回答。
最後一點:截至 2025 年 11 月,這些資訊是準確的。AI 工具發展迅速。價格會變動。功能會增加。請查看官方網站以獲取絕對最新的資訊。
祝你的 AI 影片生成之旅好運。老實說,我們現在能做到這些事情真的很酷。
本文由真正自掏腰包實測的人撰寫,絕非照搬他人的比較結果。如果您覺得這有幫助,請分享給同樣試圖釐清這個問題的人。
